前陣子看到一則業界新聞
某戲劇團隊的的領導人
在工作現場以暴力言語問候
現場幕前幕後工作者
被路人錄下
剛好我的好閨蜜也參加這部戲劇團隊
以她親臨現場的說法確實是如此
而業界也將這當成位那位領導人的風格
還好閨蜜自己有心裡諮商相關經驗
所以完全看懂
並未受到太大的受傷
今天早上看到蘇絢慧老師的文章
很有感觸
分享以下👇
大部分的人對孩子,或對一個受傷者
是在要求,不是在撫慰;
是在教導,不是在陪伴;
是在評價,不是在鼓勵;
是在否定,不是在肯定;
是在批判:不是在建立;
是在破壞,不是在維護。
因為我們自小也是如此的被對待~
是在被要求,不是被撫慰;
是在被教導,不是被陪伴;
是在被評價,不是被鼓勵;
是在被否定,不是被肯定;
是在被批判:不是被建立;
是在被破壞,不是被維護。
我們沒有經驗過的,我們給不出去。
我們經歷過的,沒有反思的直接給出去。
🌟無論對待自己,對待孩子,對待他人,請善用你的語言你的文字。
🌟你的語言與文字,將決定為這世界帶來溫暖與養分,或是帶來傷害與敵意。
人,是需要情感滋潤的生命
因為有情感,人才能柔軟溫暖
#請善待出現生命裡的每個過客
#怒罵並不能解決問題
#常聽到有人說
#都跟他講幾百次了為什麼還聽不懂
#聽起來很弔詭
#那是誰的問題
#為什麼幾百次你還講一樣
#是不會換一種喔🤣